首页
>新闻动态>媒体杭医

浙江教育报2017-05-26:“希望多些有工匠精神的师生”杭州医学院重奖学科竞赛优胜者

发布时间: 2017- 05- 26 09: 38 浏览次数:

为学科技能竞赛优胜者举行集体表彰奖励大会,并一口气拿出15万元作为“犒赏”,这在杭州医学院近百年的办学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5月23日的奖励大会开得非常热烈,也让医学影像学院院长徐秀芳既惊讶又热血沸腾。因为这不是他们第一次获奖,全国高等院校医学影像技术技能大赛比到今年已是第三届了,在前两届比赛上,医学影像学院团体总分都稳定在二等奖以上。而今年被组委会抽中的4名大三学生更是发挥出了高水平,以大比分领先第二名而获得团体一等奖。

成绩有点来之不易,毕竟这是与全国44所高职高专院校、15所本科院校的近300名参赛队员同台竞技的结果,更何况医学影像学院派出的全都是专科生。但徐秀芳心里一直觉得,学校给个万把块钱奖励就“撑死了”,因为往年也是这个标准,而实际上她却拿到了整整8万元的大红包。

“15万元算什么重奖,而且奖励要常态化。”杭州医学院党委书记张平告诉记者,奖励只是形式,希望在校园里营造一种氛围,那就是重技能培养、重教学质量,多些有工匠精神的师生。他说,医务工作者也要有工匠精神,通过不断临床实践,掌握更加熟练的诊疗技术,尽快为病人解除痛苦。

虽然比赛已经过去快两个月了,但3支队伍全部闯进省第八届大学生医学竞赛前八,并最终拿下2个一等奖、1个二等奖,这份荣耀还是让临床医学院的师生们至今难以忘怀。“回顾42个日日夜夜,我们辛苦,但老师更辛苦。”大三男生邓耀说,老师们既要上课,还要当陪练,更要照顾他们的日常起居,有时练得比较晚,还会送来热腾腾的夜宵……

“每一次比赛都是培养团队精神、合作意识的最好契机。”临床医学院院长戴玉英说,与发文章、做课题等相比,辅导学生比赛获奖基本上没名没利,但成就学生不正是老师的天职吗?而且通过比赛可以了解学校的教学目标是否正确,教学成果是否有效。本届医学竞赛中的一些考题,譬如在颠簸的救护车上缝合伤口等,既考查学生的应急反应能力,也提示教学不能简单化。

要不要给竞赛优胜者如此浓墨重彩的表彰,可能见仁见智。但观察一个学校的转型发展有没有取得突破,检验指标就是各类成果的叠加。统计显示,过去5年里,杭州医学院学生在各级各类技能比赛中获国家级奖项8项、省级奖项128项。杭州医学院院长吕建新告诉记者,重大科研成果、高层次人才、高质量学术论文等固然重要,但获奖最能带动人才培养的精气神,帮助学校赢得社会的美誉度。

去年3月,教育部正式批准在浙江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的基础上建立杭州医学院。升本后立即给学校带来了旺盛的人气,先后与迪安诊断、艾博健康、通策集团等知名企业签约,并设立上亿元的教育基金,以打造实用型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实干精神、开拓能力的高技能医学人才。据介绍,此次奖励就是从上述教育基金中列支的。

用校企合作资金来为建成一所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高水平应用型医学本科院校作注脚,张平直言:“从国家意志到浙江需求,我们一定不是以培养‘高大上’人才为主,而以培养适应基层和行业需求、动手和实践能力强、崇尚担当实干、爱岗敬业、具有工匠精神的应用型医学人才为己任。”

而这个发展定位与价值取向才是学校最想通过重奖来表达的。

链接地址:http://www.zjjyb.cn/html/2017-05/26/content_3387.htm

信息来源: 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