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题专栏>杭医记忆

“少年奋斗终不懈,神经一弦立天地”——档案馆采访裘昌林校友

发布时间: 2021- 11- 26 13: 52 浏览次数:

浙江省中医院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浙江省国医名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四批和第五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曾任浙江省中医药常务副院长、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神经科专业委员会常委、浙江省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神经内科专业委员会第一届至第三届主任委员、浙江省神经内科中西医结合专业奠基人,获2016年全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神经科专业发展暨神经科专业委员会成立20年庆典杰出贡献奖(共7人)。

(裘昌林校友在翻阅专属定制的杭医记忆纪念册)

2021年11月23日下午,档案馆郑磊馆长,冀静老师、张璟瑄老师老师一行三人赴浙江省中医院名医工作室拜访了1964届检验专业裘昌林老校友,并对他进行了“杭医记忆”之口述校史专访活动。

郑磊馆长首先为裘昌林校友送上了专门为其定制的“杭医记忆—恰同学少年”纪念册、校徽纪念礼盒及鲜花,以感谢老校友对学校发展的关心和爱护。

(口述校史合影:左起郑磊馆长、裘昌林校友、冀静老师)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这是裘昌林校友的座右铭,他为之践行一生!从因两毛钱的学费差点辍学务农到成为我校(原浙江省杭州卫生学校)1964届检验校友;从我校一个检验教师到成为一代国医名师,有了今日浙江省神经内科“中西医结合奠基人”的成就,都离不开他自强不息,不懈奋斗,学到老,活到老的求索精神。

谈起与母校结缘,裘昌林校友说道:“我出生于绍兴一个贫困的农家,父亲患有老慢支、肺心病,为了服用两分钱的救命药氨茶碱也相当不易,看着周围乡亲因患有血吸虫病而大肚子、便血、呕血的痛苦不堪,都激励我立志成为一名医生,帮助病人解除痛苦。当时的浙江省杭州卫生学校是一所历史悠久,在医学院校中负有盛名的中专学校,并且学生可以免学费有生活补贴,因此我一、二、三志愿都填报杭州卫生学校,终于皇天不负有心人,我终于成功考入母校检验专业,开启我一生的从医之路”。

裘昌林校友对母校的培养方式不住的称赞,教师方面:当时的教师自身水平很高,对待教学一丝不苟,高标准严要求,对学生教学下了很多功夫,特别是解剖教学的李冠芳老师,双手能同时画解剖图,对人体各结构了然于胸;教学条件方面:用于教学的大体老师很多,解剖教学比当时的浙江医科大学还强;实践教学方面:大二就到各实践点实习,参与当地各类传染病的防病治病工作,培养了学生独立工作的能力;思想品德方面:学校高度重视思想品德教育,树立了同学们助人为乐,做事先做人的正确三观。

(郑磊馆长在认真记录裘昌林校友谈话内容)

郑磊馆长与裘昌林校友谈起了学校的发展,裘昌林校友高兴又欣慰,自豪满满的表示很想去母校走走看看,等疫情稳定了,一定和同学们一起去母校相聚相会。听到母校2025年将迎来百年华诞,他激动祝福母校越来越好!并对母校表达出自己的期待,一是中医是我国五千年医学的精髓,当前形势下,发展中医势在必行,学校应该重视中医的教学;二是希望在人才培养上,即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承更要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三是在教好学生知识的同时更要教会学生做人,加强思想品德教育,继承学校的优良传统,真正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他以自己的人生告诉年轻一辈的学弟学妹们,只要勤学努力一定能成功,爱学习有兴趣一定能学好!

最后,裘昌林校友与我们分享了毕业后同学聚会的合影及个人这些年在医学事业上重要发展节点的照片,特别是珍藏了近60年的毕业证书,这是学校档案馆首次接触浙江省杭州卫生学校毕业证书,对学校档案收藏和校史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毕业证封皮.JPG毕业证书正文.JPG

(裘昌林校友毕业证书)

人物档案:

裘昌林,男,1944年生,1961年8月入学,1964年8月毕业,检验专业。毕业后留校任检验教师。1970年参加浙江中医学院举办的“西学中”中医培训班,脱产学习2年,毕业后分配至浙江省中医院。

信息来源: 档案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