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顺利承办浙江省预防医学会社会医学专业委员会2025年学术交流会
2025年11月16日,浙江省预防医学会社会医学专业委员会2025年学术交流会在杭州顺利举行。本次会议由浙江省预防医学会主办,杭州医学院承办。浙江省预防医学会会长夏时畅、浙江树人学院校长李鲁、北京大学中国卫生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刘晓云、复旦大学侯志远教授等和全省各级卫生健康与行政部门、医疗卫生机构、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等单位80余位从事社会医学相关工作的专家学者、教师和学生参加了会议。杭州医学院党委委员、宣传部部长顾亚明代表承办单位致辞,会议由卫生健康政策研究院和公共卫生学院具体承办。
浙江省预防医学会会长夏时畅出席并致辞。他强调,社会医学研究要始终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紧密围绕慢性病防控、影响健康的社会决定因素等关键领域开展深入研究,为制定更加公平有效的卫生健康政策提供科学支撑。同时,要积极搭建高水平学术交流平台,促进多学科交叉融合,推动理论创新。实践上更要紧密结合当前社会发展实际和卫生健康工作重点,积极促进成果转化与应用。他表示,省预防医学会也将一如既往的支持社会医学专业委员会的工作,为开展学术交流、科研合作和实践探索创造更好的条件。
杭州医学院党委委员、宣传部部长顾亚明代表承办单位向与会专家及同仁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并简要回顾了杭州医学院的办学渊源以及在公共卫生与社会医学相关学科建设上的成就。他表示本次会议不仅是一次高水平的学术交流,更为深化合作提供了新契机。期待各位同盟未来在健康治理、卫生体系建设、公共卫生人才培养等领域携手并进,为卫生健康事业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浙江省预防医学会副秘书长汪夏颖主持社会医学专委会增补委员选举,共增补王大勇等五位委员,并由社会医学专委会主任委员王红妹教授颁发聘书。随后,王红妹主委作年度工作总结,王主委表示,在过去的一年里,社会医学专委会紧紧围绕学科发展与社会需求,在推动社会医学研究、开展学术交流、加强学科建设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为我省社会医学事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
作为上述环节主持人的浙江树人学院校长、名誉主任委员李鲁教授在总结时指出,社会医学的核心理念在于推动卫生健康融入各项公共政策。社会医学应充分发挥其作为医学与人文学科之间桥梁的独特作用,打破学科壁垒,深化多领域学科交叉融合,持续培养并凝聚更多复合型人才,助力学科发展。
在学术交流会环节,7位专家围绕社会医学研究的相关主题作主旨报告。北京大学中国卫生发展研究中心的刘晓云教授指出,提升慢性病基本卫生服务质量需以整合型服务体系为抓手,推动基本卫生保健从全覆盖迈向高质量覆盖;复旦大学侯志远教授系统阐述信息流行病学的发展与应用,强调多主体协同治理与数字健康素养提升的重要性;浙江大学周旭东教授介绍立足四川大凉山的“星耀阿依”儿童全生命周期健康项目,分享偏远地区跨部门协作开展研究的经验与探索;杭州医学院顾亚明部长分享基于浙江A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财政补偿机制改革经验,介绍以RBRVS标化工作当量联动外部补偿与内部激励提升基层卫生服务的举措;浙江树人学院姜敏敏教授介绍《社会医学》(第6版)教材的修订与创新成果,强调教材建设在新时代公共卫生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宁波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孙统达教授提出,基层卫生健康现代化需强化人才培训、夯实服务网底、提升多元协同治理能力;浙江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白冠男副研究员详细阐述其团队在评估简体中文版EQ - TIPS于中国农村婴幼儿群体中的心理测量特性方面所开展的工作,介绍了该工具在实践应用中的重要价值。
随后,9位来自浙江大学、杭州医学院、浙江树人学院及杭州师范大学的师生进行了优秀论文交流展示。孔静霞、徐凤娇、潘程阳、钟凯洛、高琳佳、邵雯莹、陈银、宣晓璐、李璐分别介绍其研究成果。报告内容精彩纷呈,紧扣我国社会医学学科创新发展的前沿动态,拓宽了广大社会医学工作者的学术视野。
会议最后由主任委员王红妹教授作总结发言。她表示此次会议的成功举办充分展现了社会医学领域的成果与实践,为学科发展注入了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