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创新创业>业绩展示

我校参加2014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取得历史性突破

发布时间: 2014- 10- 13 14: 27 浏览次数:

近日,2014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成绩揭晓,在全省125个专科队中我校脱颖而出,取得历史性突破。我校以基础医学部华荣伟、葛美宝为指导老师,组建4个队代表学校参赛,经浙江赛区数学建模专家的认真评阅,视频和现场抽查答辩,最终荣获省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由华荣伟老师指导的参赛队冯周楠(2013级医学检验专业)、曹高义(2013级医学检验专业)和林婵婵(2014级护理专业)获浙江省一等奖,由葛美宝老师指导的参赛队章燕燕(2012级药学专业)、柯文俊(2012级临床医学专业)和程雨婷(2012级药学专业)获浙江省二等奖,另外由朱博、庄慧敏、徐其俊和朱武琼、张慧慈和汪军富组成的2个参赛队获成功参赛奖。

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创办于1992年,由教育部高教司和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协会(CSIAM)联合主办,每年一届,目前已成为全国高校规模最大的基础性学科竞赛,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数学建模竞赛。此次竞赛时间为2014年9月12日(周五)8时至9月15日(周一)8时,今年浙江赛区共有75所院校的848个队(本科组723队、专科组125队)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

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历时长、难度大、含金量高,我校作为医学类的专科院校参加比赛,这个成绩的取得,令人惊喜!这与学校领导、教务处以及基础医学部领导的高度重视息息相关,更是华荣伟和葛美宝二位指导教师的辛勤付出和悉心指导的直接成果,是对参赛师生克服暑假炎热天气和牺牲周末时间,坚持训练研究的丰厚回报。

基础医学部数理教研室从今年3月初开始启动了赛前的准备活动,着手数模队员的选拔和培训工作,通过初期培训、中期培训、赛前冲刺三个阶段开展一系列丰富多样的数学建模培训活动。培训期间,师生们牺牲了周末休息时间,暑假冒着酷暑从早到晚紧张有序地上课、学习和训练。有的参赛队员甚至没有修过《高等数学》这门课,完全靠刻苦自学和赛前辅导来参加比赛,能够获得佳绩实属难能可贵、来之不易。

该竞赛给学生提供了亲身体验运用数学方法和计算机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全过程的机会,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以及推动高校数学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附参赛同学获奖感言:

数学建模竞赛获奖感言(一)

冯周楠

 

当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自己真的感到很开心,我们团队能获得省一等奖的成绩让我惊喜又有点意外。非常感谢培训过程中华老师和葛老师对我们的鼓励,学校领导对我们的支持,学姐们对我们的帮助。当然也要感谢三天三夜中同甘共苦的队友。

起初我们对建模真的是一点概念都没有,凭着对数学的兴趣与喜欢,报名参加了这比赛。培训过程中,我们学习了一些数学软件的运用和一些数学建模过程中常用的方法。对于初学者来说,这些真的是一窍不通,培训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也是数不胜数,多亏了老师和学姐的帮助和指导。

当第一天焦急的坐在电脑旁等待着试题的下载到之后的忙碌,难以用语言来表达。第一天,选好试题后,第一问就卡住了,但队友们不气馁,在第一天的最后几个小时内,终于对第一问有了思路,赶紧写了出来。紧接着第二问、第三问,遇到的困难更是接踵而来。当心情低落的时候,我们彼此鼓励,彼此不放弃,坚持着把题目做完。

我始终相信努力不一定成功,但放弃注定失败。这一次我们团队的努力带来的这份荣耀真的很难得。然而时间不会止步,我们还需努力!未来的路还很长,我们不放弃,不言败,有一天我们也会有一片属于我们自己的天空。

数学建模竞赛获奖感言(二)

                 曹高义

首先,很高兴我们的团队能获得这样的成绩。我很感谢数学建模老师的栽培,感谢学院领导的大力支持,更要感谢学姐对我们的培训和指导,当然还要感谢一起奋战到最后一刻的队友,正是因为我们的共同努力和坚持,我们才能取得今天的成绩。

当得知获奖时我内心充满了喜悦和自豪。比赛前,我们对于数学建模真的是一点基础都没有,唯一的一点高数常识都是选修课上听来的,但在老师的辅导中,我学习了MATLABLingo两个数学软件的应用,学习了数学建模的相关理论,学习了论文的写作等等很多东西。经过两轮的选拔赛,很幸运我们的队伍被选上。

在比赛过程中,我们遇到了许许多多的困难,在选题时我们就犹豫不定,而等我们选好了题,准备做题时却发现我们毫无思绪,在第一天快结束的时候,才最终确定了我们的思路,将第一小题赶了出来。在之后的第二小题和第三小题上,我们遇到的困难也是一波接着一波,大家情绪的低落,精神的萎靡不振都成了我们的挡路石,但在大家的相互鼓励下我们最终还是顺利完成了比赛。

竞赛的三天我们付出了很多的努力,一切就等比赛的结果来证明我们的付出。竞赛三天,更像一场梦。我们在梦境中追逐,挑战自我,成就自我,在连续作战、极度疲惫的情况下,坚持不懈地完成了比赛。尤其是我们队三个人在比赛的最后一个晚上熬了一整个通宵,才勉强完成以及完善了论文。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最终,我们队获得了省一等奖。我觉得我们所有的努力都得到了回报,再苦再累我们也觉得值了。

 

数学建模竞赛获奖感言(三)

林婵婵

当听到我们队伍荣获2014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浙江赛区一等奖的好成绩时,心情特别开心和激动,然而最想说的是感谢。首先感谢学校领导对我们的大力支持和鼓励,也感谢教导过我们的两位老师,正是有你们的辛勤付出,才让我们慢慢走近了数学建模这一门槛,从陌生到熟悉,最后进行实践到为之着迷。同时还要感谢和我一起奋战的队友,我们迷失过,也有想要放弃过,但最终我们还是坚持下来了,直到最后的论文画上了句号。

正如老师所说,参加一次数学建模竞赛,你将一生受益匪浅。首先,数学建模锻炼了我们的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针对实际问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我们也可以提出自己的方法去建立模型,这就锻炼了我们的创新和胆识。并且,我们还需要自学一些建模方法,数学软件,我们的自学能力也得到了相应的提高。其次,数学建模极大地培养了我们团结协作的能力。我们有过面红耳赤的争论,但更多的是一种默契。我们有条不紊的分工,互相鼓励着,一步一步地解决问题,数学建模的确应当称为团结协作的果实,数学建摸带给了我们坚持不懈的精神。三天三夜的比赛实在是很枯燥,一大堆新鲜的论文或书籍需要参考、繁杂的程序要不断改进、模型尝试了又推翻!直到静静地看着论文交上去的那一刻,才感到是那么的疲乏,连自己都觉得惊奇,有如此坚韧的毅力去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可以那么长时间不合眼。另外,数学建摸竞赛还给我带来了一份特别的礼物,友谊。在比赛之前,我和另外两名队友并不熟悉,比赛之后,我们有了深深的友谊。我永远忘不了那三天三夜在小房间内的奋斗,永远忘不了为了完成任务那静悄悄的小房间,翻书的声音、键盘的声音……永远忘不了三个人围在一起吃着饭还讨论着题目的思路,永远忘不了我们偷着闲在那里开着玩笑八卦着,建模比赛以一种特殊的强有力的形式将我们联系到一起,而这其中的友谊关系在别的友谊类型中也是少有体会的。

如今想起当时参赛的场景还历历在目,每当路过博爱楼,仰望我们曾经在那奋斗三天三夜的地方,我都会心情澎湃,那注定会成为我一辈子的美好回忆。一次参赛,身心收益,这是对数学建摸竞赛重要意义的完整和高度概括。

荣誉倍加珍惜,但我知道,这一切都将成为过去,曾经的辉煌不足以成为我放松和停滞不前的借口。生活总是在不断地创新和挑战中被赋予新的意义。所以,心中应该要有更高的追求,才有继续向前的动力。只有不断地努力,才能取得更多优异的成绩,才能创造更美好的将来。

数学建模竞赛获奖感言(四)

章燕燕

这是我第二次参加数学建模比赛,它给我留下了非常宝贵的回忆。

这次我们组获得了浙江省二等奖的好成绩,要感谢学校对我们参赛选手的支持,感谢在比赛前期一直陪伴我们的两位数学老师,对于我们的求教,他们总是耐心的帮我们解释、讲解。他们放弃自己宝贵的休息时间来辅导我们,帮我们开阔思路,认准方向,改正错误。

数学建模竞赛是以小组为单位参加的,比赛要求在三天的时间里对一道题求解并以论文的形式上交,而题目的内容是完全超过了我们所学的范围。我们除了要充分运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外,还必须在短时间通过各种途径来查阅相关的资料。所以小组中三名同学的互相配合、团队合作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小组从选题到正式思考,直至文章的完成,都有着明确的分工和积极的协助。这也是我们组能够获奖的最重要保证。

比赛的结果对我来说不是最要的,重要的是比赛的过程。如果有机会,希望学弟学妹们能继续参加,并不是为了最后的成绩,而是体验其中的每一个过程。

 

数学建模竞赛获奖感言(五)

                                         柯文俊

数学建模的参赛过程是我在校期间最深刻的美好事件。

比赛前,请好10天假,如期赶回学校。一路上,我回味着在大一参赛的点点滴滴,求解问题的过程是曲折的,临时学习,更换了各种解题方法;成文过程是更曲折的,面对很多没有具体化的方案,各安其位后,我却没能有精力在该定稿的时间点完成定稿,匆忙修整后的终稿让我心里很不踏实,这种鲜明的不踏实让我心里焦急、抓狂、难过。那次赛后,我回归平常的忙碌,没有再花时间看过数学建模相关知识,步入实习后,就更加没时间看数学建模方面的书了。大一学到的东西心里也没底,然而,再次参赛已是我义不容辞的信念,没有退路。

在正式开赛前的7天时间里,一切从零开始,当队员对上次参赛有达成一致的感悟时,我心里暖暖的。这7天刚好是中秋节、教师节等绝美的派对,我们开心地一起度过,没有浪费,只有珍惜。华老师还送自己家里做的点心给我们分享,这些心意点亮了我孩提时珍藏内心深处这份宁静的温馨,像启明灯,陪伴着我整个参赛过程。

比赛终于开始了,我静候着赛题的下达。从网上下载赛题的那一刻,我体验到了久违的热血沸腾的感觉。整个解题过程,我们是平静的,没有慌乱过,也每天都有较充足的睡眠。对于此次比赛我们对时间作了明确合理的规划和把握,对分工与合作有了更为明确合理的安排。我们静下心来自己好好解题。队员彼此间的默契与合作在争执与赞同中愈炼愈深,也因此结下了足以珍藏一生的友谊。

当得知荣获2014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浙江赛区二等奖时,我的心情依然是平静的,因为基于整个比赛过程的点点滴滴,我已经知足了。

深切谢谢战友、队友、老师,为我们操劳过三餐、睡安和离绪的叔叔阿姨,给你们赞!无数个!谢谢你们!致敬!

人生基于信念和奋斗而精彩,我们心连心,一起仰望天空,脚踏实地,厚德载物。

数学建模竞赛获奖感言(六)

程雨婷

很高兴这次的全国大学数学建模大赛能够获得浙江赛区二等奖的好成绩,并且能够与大家分享我们的感想。

首先,要感谢学校给予了我们这样一个机会,并对建模比赛的大力支持。其次要感谢两位指导老师对我们的支持与帮助,是他们一直支持鼓励我们从大一走到大二,如果没有他们的细心指导,就不会有我们今天的成就。最后要感谢我的队友们,是她们的努力、团结与坚持让我走到了最后。

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曾经说过,“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数学建模就是一个帮助我们把知与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平台。它不仅仅要求我们掌握好数学理论知识,还要对数学软件有一定的基础,最后结合起来用数学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一次参赛,终身受益”,参加两届之后更加体会到了这句话的意义,从大一对建模的一无所知到如今,其中的过程确实让我们终身受益。这不仅仅是两次比赛,更重要的是它拓展了我们的知识面,锻炼了我们的意志力。在参赛过程中我们切身体会到了它独有的魅力。数学建模不仅涉及工程技术、自然科学等领域,在经济、医学、环境、交通等其他领域也无孔不入,这就要求我们对各行各业都要有很好的了解,在各种知识方面得到很好的锻炼。然而很多知识我们可能闻所未闻,需要重新去深入了解,因此也极大的考验了我们的耐心,数学建模让我们感觉到了数学独有的神奇与魅力。

而最大的锻炼是比赛的那三天三夜,经过第一年的经验,第二年我们就极大的利用好时间。第一天下载到题目后,我们三个人很快决定选择了C题,关于生猪养殖场经营管理的问题,为此我们查阅了大量的关于猪的各种资料,哺乳期的时间、猪从仔猪到生猪经历的阶段等等各种问题,甚至都统计了杭州市最近一年的生猪价格,有的时候我们就开玩笑,“这个做完了,我们也可以去养猪了。”现在想想那三天三夜虽然辛苦,却是真正极有意思。过程中也会遇到瓶颈,停滞不前,走弯路,甚至出现错误的解法,但是爱因斯坦说过,“一个人在科学探索的道路上走过弯路犯过错误并不是坏事,更不是耻辱,要在实践中勇于承认和纠正错误。”因为一直坚信着,所以一直没有放弃。因为是第二次比赛,所以我们的默契度也极大增加,虽然过程中也会有异议,但我们会仔细商量,最后也能够很好地解决。三个人一起努力同吃同喝同住,想想以后都很难有这样的机会。自己亲手浇灌出来的果实显得格外美味,我们一直坚信付出努力就会有收获。

最后,再次感谢陪伴我们的两位指导老师,是你们陪着我们从培训到今天,孜孜不倦的教导我们。未来的我们会带着这份收获一直走下去,更好的学习与进步,坚信“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一直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