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动态>视觉杭医

一场文学的盛宴——记通识教学部“观化”系列讲座之唐诗

发布时间: 2019- 06- 18 21: 16 浏览次数:

正值青春,岂能缺乏诗意?

正当年少,最爱仰望星空!

妙龄芳华,憧憬诗和远方!

上周四晚6点30分,一场名为《璀璨夺目的唐诗》的讲座,让我校师生享受了一场文学的盛宴。通识教学部有幸邀请到浙江农林大学文法学院副院长、浙江省151人才彭庭松博士给我校师生作文学讲座。

彭博士声情并茂、幽默风趣的演讲把听众带进了唐诗的意象、意境和意蕴之中,使大家享受了一场文学的盛宴,在不知不觉当中时间不经意的走过,直至结束大家还觉意犹未尽。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一声惊雷,开风气之先。自此群星璀璨、争奇斗艳、浓墨重彩,唐诗成为人类文化的一座巍峨耸立的高峰。从“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的苍凉边塞,到“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的山水田园,从“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的浪漫写意,到“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的悲苦写实,万事万物皆入诗,入画,入心,入魂……整场讲座在这样的诗情画意、魂牵梦绕中铺陈开来。主讲人彭庭松博士全场目光炯炯,神采飞扬,不但讲诗,还讲历史背景和唐诗背后有趣故事,不但生动讲解,还忘情领读,让大家有如梦回唐朝。

彭博士讲述完之后,同学们踊跃提问,现场互动气氛热烈。

通识教学部“观化”系列讲座意在培养同学们的人文素养,进行文化熏陶,“观化”者,“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也。唐诗是文学经典,经典具有典范意义和权威价值,是人类精神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集体记忆、情感态度和精神品格的审美表达,是构筑民族精神血脉和文化认同的基本元素,是民族传承发展的基因,是人民的精神家园。

通识教学部副主任廖鸿灵主持讲座。他鼓励同学们:“热爱璀璨夺目的唐诗吧,多读璀璨夺目的唐诗吧!”他说,同学们要像叶嘉莹先生那样,坚信:“诗,让我们的心灵不死;诗可以让人内心平静;诗可以正得失,动天地,感鬼神。读诗是和伟大的心灵相互感应。读诗的时候,伟大的诗人都成了你的朋友,苏东坡、陶渊明、杜甫尽在眼前。假如生活发生不幸,当你将之用诗来表达的时候,你的悲哀就成了一个美感的客体,就可以借诗消解了……”

廖老师最后衷心希望同学们像北大教授,老诗人谢冕一样,“把日子过成诗”。(文:胡伟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