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战蓝桥 再创佳绩——信息工程学院组织学生参加全国第十三届蓝桥杯大赛
4月9日,第十三届“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个人赛省赛(软件类)在我校顺利举行,信息工程学院作为本次大赛分赛点,承接了13名选手参赛,完成了C/C++程序设计、Java软件开发项目的比赛。近日大赛组委会公布浙江赛区(软件类)获奖名单,我校医学信息工程专业共有7位同学获奖,其中3位同学获得省二等奖,这是我校自2021年首次参赛后新的突破!
根据学校疫情防控要求,比赛地点设在9-204智慧教室,参照大赛指定规格设置摄像头,实现对每个选手的全过程监控。为确保比赛顺利进行,信息工程学院高度重视此次比赛,提前谋划,全力做好备赛组织和保障工作,精心组织专门力量进行全方位赛事保障,成立了多个工作小组,组织竞赛指导教师团队(叶寒锋,王伟,刘亚茹,孙冠群,郑乐一)赛前组织全院学生备战比赛,为选手们顺利比赛提供周到服务。经过培训选拔最终确定13位同学参加比赛,开展培训和指导,从比赛入门、编程学习、算法交流等方面进行辅导,给大家分享算法、源代码、蓝桥杯真题及解析、程序设计竞赛训练手册等。参赛选手充分利用课余时间进行演练,参赛奋力拼搏,最终通过持续4个小时的封闭式比赛取得佳绩,赢得荣誉。通过此次比赛,同学们提升了自主创新意识和工程实践能力,老师们丰富了信息专业教学创新与改革经验。我院将坚持以赛促学,不断提升学生自主创新能力。
据悉,今年第十三届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共有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1600多所高校的13万余名选手通过线下或线上比赛方式,顺利完成了C/C++程序设计、Java软件开发、Python程序设计、Web应用开发等共八大竞赛科目的比赛。本次符合新冠疫情防控要求的高校均通过一校一赛点的方式进行线下比赛,共设置线下赛点近900个,通过线下监考及云监考方式保证比赛有序进行。同时,本届蓝桥杯大赛开设了马来西亚理科大学、悉尼大学、哥本哈根大学、早稻田大学等多个海外高校赛点,和国内选手同步进行角逐。本届共有6.5万余名选手因疫情影响不具备线下比赛条件改为线上比赛。为保证线上比赛有序进行,大赛组委会启用七大反作弊手段,通过人脸识别核对考生身份;智能侦测考生考试IP地址;设置网址黑名单、检测通讯工具;考试全程AI智能检测录屏;云监考线上实时监控;雷同卷查重等方式,对比赛过程进行监督控制,确保为每一个选手提供公平、公正的赛事平台。
所有参赛选手面对疫情的影响,选择迎难而上,在图书馆、教室、宿舍、在家、甚至在隔离点在线完成了此次赛事,彰显了当代大学生积极向上,勇于拼搏的精神风采。